《双人成行》刚出的时候,满是制作人惊世骇俗的发言,以及似乎不玩就落伍的全民直播。打从这时候起,我就对这个定价198的游戏没有什么好感,那可是200块诶,有这钱可是都能买3A了,我为什么要买一个“小”游戏呢?
好在毕方上参与了个活动中了奖,这突如其来的欧气也是给我近期的游戏规划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毕竟原本一个人就能安排的游戏时间,现在需要迁就两个人才能顺利进行。而且“白嫖”之后不玩,又总不是我的作风。

于是我开始了摇人之旅:
第一个拉的当然是我的女朋友。早有耳闻这个游戏有助于促进两个人之间的合作关系,那么自然是从身边的人拉起。
但可惜的是,我俩连一关都没有打完就放弃了。那是什么原因呢?
一来她晕3D,用手柄操作不习惯用右摇杆调整视角。
二来这游戏本地双人,手柄经常断连,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遇到这个问题,但断个几次总会让人心情全无。
第二个拉的是我的好基友楠哥,也是我俩的通关让我有机会写这篇评测。不过也正是我们两个对本作游戏体验的一致感觉一般,才有了下面的评价。
>>>整体玩法——杂糅多样,但整体统一
整体上看,《双人成行》还是属于平台跳跃类游戏的,只不过是由传统的单人操作为主,变成了必须双人操作。此前在《超级马力欧 奥德赛》中也有过马里奥和帽子的双人同屏操作环节,只不过并没有做成核心玩法。
刨去平台跳跃的部分来看,动感十足的“滑轨”是我们公认本作中最大的亮点,其亮点也并非在于整体设计,而是在于镜头的运用以及动画的平滑。

而且本作中还有许多隐藏的小游戏的部分,同样是二人竞技。这些小“彩蛋”大概是支撑起本作“丰富”玩法的要点。虽然每个小游戏都比较用心,但我和楠哥在游戏的时候,也就是稍微体验了一下而已,在我们看来,这些小游戏就是很明显的“鸡肋”,玩之无味,弃之可惜。在我看来,也就是直播当中为了效果设计,可能会有在小游戏当中投入部分时间的做法,除此之外,这些小游戏,也只能是嘴上叫好的理由罢了。
>>>关卡设计——乐趣有余,但难度不足
本作当中,必须双人的创意虽然并不新奇,但配合上关卡设计中大量的必须双人配合的环节,倒也和本作强调的“合作”相得益彰。
而且在几个不同的大关卡当中,对于二人需要不同道具配合的部分也很用心。锤子和钉子、蜂蜜和火炮、磁铁两极、种子和水壶,确实是脑洞很大。只是除了锤子和钉子以及磁极的关卡中,有明显需要二人同心协力才可过关的部分,其他关卡的道具拆分只能说是为了拆而拆,假设是单人游戏通过切换道具一样可以完成,这就很流于表面了。不过说实话也可以理解,毕竟10个小时的关卡,总不能处处都设计成需要二人协力过关,反而有些过于刻意。

只是说到难度的部分,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追求全成就,没有找到困难的点。整个游戏当中我们遇到的难题几乎没有,除了部分时候的操作失误会死几次,面对整个关卡的最终感受就是——“大家都吹好玩的关卡设计,就这?”
最难的部分也无非就是带预判的躲避,而且因为没有复杂操作,导致在整个游戏当中没有因为操作门槛的难题设计。我和楠哥虽然是游戏老手,但说实话并不是平台跳跃类的达人级玩家,我们都觉得过于简单,在达人眼中大概就是不够看的级别了。
>>>剧情设计——温情有余,但过于拉胯
作为被安利的重点,本作的剧情给我的感受的确谈不上优秀。两个人分手的理由本就十分奇葩,因为没有时间陪伴以及鸡毛蒜皮的小事至于分手么?只能说是国外的自由恋爱的风气,对结婚这个事情本身并没有那么看重,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准备结婚的人来说,看到这种不负责任的爱情,直观感受上就打了折扣。

而后续下来,作为剧情灵魂的“书”,好歹你也要给整个故事加上几个爱情的真谛buff吧。嘿,人家还偏不,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合作”,我要是合作找个哥们不香么?谁说的有合作就有爱情,难不成要去击剑么?而且这个“书”的切入时机每次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要是真让我看到,我真的恨不得把丫撕烂。(P.S.据说给书配音的就是本作制作人,也就是在TGA大放厥词的家伙,这么想来这本书如此欠揍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而两个人从不合到复合,可能是我的理解有误,但我觉得就只有最后唱歌那一下。咋了突然醒悟你老婆就是麦当娜了?如此种种剧情中的不合情理,让我很难有代入感。整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没事闲的开始整活的两口子因为互相看不上眼整活失败,然后为了逃出异次元不得不表现的相亲相爱。大概这就是欧美式的爱情吧。
虽然整体上我吐槽了很多,但这些吐槽也是全部游戏中我的所有闹心部分了。至少本作能够让我和楠哥成功的坚持到了最后通关,也是真真的拿出了12个小时用来体验。而如果让我来安利的话,我会推荐给不常玩动作类游戏,但又有朋友愿意一起来体验的人,以及整活爱好者。本作中大量的彩蛋会给你们足够满意的体验。